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清華大學秉承奮進的姿態,再次利用在線教學鑄就了清華歷史上教育教學的新氣象! 2020年3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孤獨癥康復教育專業課程(高級)》《孤獨癥康復教育專業課程》在全體學員的期待和熱情參與下迎來了在線開學儀式和答疑會。 恩啟特教平臺作為此次會議及課程的獨家媒體支持,受邀並出席了此次在線會議。 ... 清華大學官網相關報導 1.課程介紹 本課程由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主辦、無障礙發展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合作開設,按照「國際行為分析協會」(ABAI)要求大綱設置課程和師資匹配,旨在為中國孤獨癥康復教育事業培養一批適應中國國情的、面向國際的,集嚴謹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癥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 本項目第一門課程已於3月29日由彭磊正式在線授課。彭老師是美國德州Plainview學區校園心理學專家及行為分析師、美國德州科技大學心理學博士、委員會認證BCBA。她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課程內容、評估測驗、課前閱讀、課前討論、課內活動等具體安排。 第二門課程將於7月初,由無障礙研究院孤獨癥康復研究學術負責人徐紫薇(BCBA-D)通過在線與面授向學員授課。 2.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上,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劉震、無障礙研究院執行院長邵磊分別在歡迎儀式上致辭,無障礙研究院孤獨癥康復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執行總監吳佳睿、課程教師彭磊分別對課程支撐平臺、教學和學習安排、學習平臺「雨課堂」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繼續教育學院公開招生項目中心主任王長榮,無障礙研究院副院長孫一平、執行院長助理康尼等項目成員出席了會議。會議由繼續教育學院公開招生項目中心副主任王芳主持。 ... 劉震致辭 劉震在致辭時首先歡迎了同學們,並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階段所舉行的這次線上開學儀式,多年後回想定是一次非常難忘的體驗,學院將充分發揮繼續教育特色、立足在線教育優勢,做好充分的學習保障,希望同學們在後續的學習中有豐富的收穫。特別感謝了無障礙發展研究院潛心打造的課程體系以及整個項目管理團隊長期付出,保障了課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 邵磊致辭 邵磊在致辭時表示,非常欣慰同學們選擇這個課程,因為中國龐大的孤獨癥群體和家庭,亟需高質量的專業化服務,但目前專業人才極其匱乏,希望同學們能取得好成績並學以致用,發展成為紮根教學一線、指導科學實踐的專業人才,成為推動中國孤獨癥康復教育事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這將是促進社會平等與包容作出的積極貢獻。 他指出,本課程是利用「雨課堂」以在線為主要授課方式,這種實時、互動、異地、分散的教學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間顯得具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希望師生們積極互動反饋,教學項目組將會持續優化提升在線教育質量,讓同學們收穫更好的學習成效。 未來研究院也將充分發揮交叉學科優勢,與建築學院、美術學院、機械工程系、計算機系、外語系、社會科學院、醫學院等共建院系和協作平臺充分協同合作,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並舉辦不同層次的學術研討會議沙龍,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支撐。 ... 張烈介紹孤獨癥康復研究項目部情況 張烈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孤獨癥康復研究項目部的專家團隊、學術成果及跨學科平臺等基本情況,並強調2020年項目部將會把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合作實踐基地、跨學科研究和加強專業團隊建設作為工作重點。 ... 張烈作為無障礙研究院共建院系-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的老師,在孤獨癥兒童多媒體感官康復訓練方面取得豐富的研究成果,他表示接下來將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開展孤獨癥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如在孤獨癥兒童語言和認知發展、注意力監測、情緒識別、交互遊戲等方向進行結合,期望能夠獲得更多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和應用。 吳佳睿對整個課程體系和新政策進行了全面的介紹,並細緻的解答了同學們關於申請行為分析師(BCBA、BCaBA)資格考試的諸多問題。 ... ... ... 彭磊介紹課程 在線參會成員 為確保專業課程的順利進行,與會師生還對在線學習平臺「雨課堂」進行互動測試,並就具體問題實時溝通反饋和解答。 整個會議在熱烈的氛圍下圓滿結束。 ... ... ... ... ... 認真參加會議並試課的學員們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將繼續發揮特色智庫優勢,在孤獨癥康複方面投入更大的科研力量,與繼續教育學院緊密合作,培養更多的康復教育專業人才,並積極聚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平等與包容的社會發展。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期待與所有的師生一道為祖國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 「春風化雨 新燕歸來」 | 「孤獨癥康復教育項目」舉行在線「開學典禮」及答疑會 ———— 推/薦/閱/讀 ————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內容簡介

被各媒體喻為「史上最狂的研討會」文集
集結影響總統直選二十年來的政壇名人
為臺灣此刻的「民主憲政體制」提供良好的反思與創見

  由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主辦、國家圖書館合辦的「總統直選與民主臺灣學術研討會」,為期兩天研討會當中共邀請了兩位前總統,以及多位卸任監察院長、總統府秘書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現任的六都市長,聚焦在至1996年來首次人民直選正、副總統,至今二十年來六次總統大選三次政黨輪替的反思與創見。

  本書開始有兩位前總統致詞稿,再由各主持、主講者探討六大主題:首先為「歷次總統選舉與政黨競爭之回顧」談民主離不開選舉與政黨,而總統直選是催化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選舉當中重要的角色就是政黨;「三次政權和平轉移的實踐」談臺灣經歷三次的和平政黨輪替,足見民主發展成熟,但政權轉移之程序卻仍未完善制定,是朝野不能忽略的課題;「總統選舉與民意變遷」則藉由文獻與數據討論民族與國家認同之變化,當今臺灣人的意識流向,也是執政者必須掌握的要點。

  「總統直選與兩岸關係」探討每任總統就任後必須面臨的兩岸關係之定位,此為最敏感卻又深刻影響臺灣的國家認同與國際地位的議題;「民選總統的憲政規範與實際權力運作」此則討論府院的關係以及臺灣目前的憲政制度之改變可能;最後「從臺灣民主發展反思總統直選」用一個歷史的縱貫,再給予一個權的宏觀,提出臺灣未來可能的方向。全書內容有文獻的旁徵博引、亟具前瞻性,堪稱空前絕後的研討會。

  本書不論從學術理論或實際政治觀點,都是二十多年來有關臺灣總統直選最重要的一本參考書籍,也是匯集有關臺灣總統直選制下最多第一線政治工作者與推動者見證的一本著作。

  1990年代初,以《民主大憲章》為代表,將中華民國總統改為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主張,點燃了臺灣民主化和縣政改革的引擎,這樣的一個「政治創新」,開啟臺灣的「憲政時刻」。

  二十多年之後,面對兩岸情勢的彼長我消,政治發展的制度困境,臺灣又再度面臨「馬基維利時刻」的召喚。希望《總統直選與民主臺灣》的出版,能為關懷臺灣的有志者,重新喚回或開創出昔日推動總統直選時的熱情和使命感,以更全面而縝密的戰略思維,提出現階段「政治創新」的主張與號召,以引導時局的發展,並未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勾勒出自信、進步、繁榮的前景。

本書特色

  ◎ 第一本集結為總統直選二十年來,在政壇或學術界皆有影響力的政治工作者與學界人士之著作,藉由他們第一線的政治參與或專業的研究,讓普羅大眾對臺灣的民主憲政內涵有了更直接且深刻的了解。

  ◎ 一窺本書可了解經歷二十年來民主實踐,面臨全球經濟快速變動、第三波民主化,以及中國大陸的崛起,臺灣當局該如何應變與掌握,並激起人民的認同與團結,使臺灣能夠規劃出未來的藍圖。

  ◎ 附兩天研討會以及三次總統政黨輪替交接之珍貴照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登輝


  中華民國第七、八、九任總統(1988-2000),首任民選總統(1996-2000)。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學博士、歷任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行政院政務委員、臺北市長、臺灣省政府主席、副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

陳水扁

  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總統(2000-2008)。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士,曾任美麗島大審辯護律師、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長、民主進步黨主席。

邱義仁

  現任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碩士。
  歷任民主進步黨副祕書長、祕書長、國家安全會議副祕書長、祕書長、行政院祕書長、政務委員、副院長、總統府祕書長。

詹春柏

  美國哈佛大學文理研究所碩士、歷任中國國民黨臺北市委員會主任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祕書長、副主席、馬蕭競選總部總幹事、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總統府祕書長等。

張俊雄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學士、歷任美麗島大審辯護律師、立法委員、行政院副院長、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祕書長、資政、行政院院長等。

曾永權

  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兼祕書長、世界自由民主聯盟副總會長。
  逢甲大學學士、歷任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立法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祕書長、總統府祕書長等。

劉義周

  前中央選舉委員會主任委員。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歷任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特聘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研發長、選舉研究中心主任、臺灣政治學會會長等。

游盈隆

  現任財團法人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政治學博士、美國傅爾布萊特交換訪問學人。歷任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臺灣政治學會會長、國民大會憲政顧問、行政院研究發展暨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特任副主任委員、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及秘書長等職。

蘇起

  現任臺北論壇董事長、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名譽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歷任美國哈佛大學科學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外交學系教授、中國政治學會祕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統府副祕書長、行政院陸委會主任委員、立法委員、國家安全會議祕書長等。

陳忠信

  現任亞太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
  東海大學數學系學士,歷任《美麗島雜誌》主編、《自主早報》主筆、民進黨中國事務部首任主任、立法委員、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代秘書長等。

江宜樺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財團法人長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歷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副教務長兼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內政部長、行政副院長、院長、總統府資政等。

許信良

  現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新興民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歷任《大學雜誌》創辦人、臺灣省議員、桃園縣長、《美麗島》雜誌社社長、民主進步黨主席、總統府資政。

吳玉山

  現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學博士、1992年美國政治學會政策研究最佳博士論文獎得主、歷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等。已出版21本中英文專書。

黃煌雄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碩士訪問學人(二年)、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歷任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監察委員等。民進黨《民主大憲章》研究小組召集人。著有《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臺灣國防變革:1982-2016》、《全民健保總體檢》(合著)、《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合著)。

朱雲漢

  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歷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副教授、北京大學國際政治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美國政治學會理事、北大「大學堂」頂尖學者,長期擔任《亞洲(18個國家)民主動態調查》總主持人,出版過15本英文專書與論文集等。

目錄

總序

黃煌雄│
馬基維利時刻與政治創新

卸任總統致詞

李登輝│
憲改是國家正常化必由之路

陳水扁│
內閣制未必不好

歷次總統選舉與政黨競爭之回顧

邱義仁│
1996年後歷次總統選舉與政黨競爭

詹春柏│
從我國六次總統副總統直選談國民兩黨選舉策略的變與不變

林佳龍│
總統直選深化臺灣民主

三次政權和平移轉的實踐

張俊雄│
交接法制化勢在必行

曾永權│
三次政權和平移轉的實踐與檢討

唐 飛│
美國政權交接的法制化經驗

附件:現/新政府政務銜接暫行原則

總統選舉與民意變遷

劉義周│
民意與總統選舉

游盈隆│
實現與未實現的政治願景

柯文哲│
海嘯政治

總統直選與兩岸關係

蘇 起│
總統直選制度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陳忠信│
總統直選制度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張善政│
民選總統的責任

蘇 起│
我對九二共識的看法

民選總統的憲政規範與實際權力的運作

江宜樺│
府院權力關係的理論與實況

許信良│
臺灣採行雙首長制的爭辯與實踐

吳玉山│
總統直選與半總統制憲政運作

錢 復│
很特別的一場

從臺灣民主發展反思總統直選

黃煌雄│
從民主價值與戰略思維談總統直選在臺灣

朱雲漢│
反思臺灣民主發展的困境:從特殊性到普遍性分析

江東亮│
三個二十五年

附錄

黃煌雄│
史上最狂的研討會

曾淑賢│
國家圖書館見證臺灣民主成就

臺灣研究基金會│
總統直選大事紀
 

總序

馬基維利時刻與政治創新


  《總統直選與民主臺灣》研討會在本來的規劃中,希望能成為研究臺灣總統直選理論與實際最具經典性的一次研討會,不過隨著研討會議程的公佈,卻被網路媒體廣泛形容是「史上最狂的研討會」。

  整個研討會從起心動念到辦完,歷時約一年半(從2016年春到2017年9月)。在確定研討會基本架構以後,我曾先後拜訪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三位卸任總統,向他們說明本次研討會的規劃方向及初步議程,並獲得他們的承諾(與會)與支持。由於他們是臺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僅有的三位卸任總統,也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當中僅有行使過民選總統職權的三人,他們的現身說法,不僅具有特殊的意義,也為其他主講者開啟綠燈之門。最後,雖由於政局的發展,李登輝與陳水扁兩位總統改為書面致詞,馬英九總統未能與會,但三位卸任總統對研討會所持正面的態度,對於本次研討會的順利舉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這是我首先應明確表達、並深致謝忱。

  這次研討會所以被稱為「史上最狂」,除了三位卸任總統的承諾與會之外,也包括主講人和主持人所具有的代表性,他們或為卸任的行政院長、監察院長、總統府秘書長、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中央研究院院士以及代表明日之星的六都市長。他們每一個人都足以成為任何一場研討會的主角,卻能在兩天的研討會上,超越黨派,齊聚一起,共同與會,層級之高,人數之多,幾乎是二十年來有關此一命題前所未見。在邀請的過程上,我和他們每一位都有面對面的互動,討論時間或為兩小時,或為一小時,有時則在簡餐中進行,他們都是臺灣兩大政黨的領導者,或位居領導階層,在這些真誠的互動中,我感受到臺灣政黨政治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成熟一面。

  本來,在規劃的議程中,還有一個子題是「民選總統主政風格對總統直選制的影響」,我曾就此一議題向呂秀蓮、吳敦義兩位卸任副總統當面說明與請益,但兩位副總統都以「副總統不宜評論總統」為由,婉拒當主講人。其後,我也曾考量從退休大法官、享有聲譽的學者、或資深媒體人、或兼有其中兩種身分者,來擔任主講人,最後仍未能促成此一議題的落實。這是我在籌備過程上未完成的一個憾事。

  就文集內容而言,不論從學術理論或實際政治觀點,本書都是二十多年來有關臺灣總統直選最重要的一本參考書籍,也是匯集有關臺灣總統直選制下最多第一線政治工作者與推動者見證的一本著作。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陳前總統在〈內閣制未必不好〉書面致詞中,表示「我認為在臺灣厲行內閣制的憲政體制或許是比較好的制度」,並說「我必須重申,個人不會再參與任何選舉。有關憲政體制的芻議,乃個人從政三十年、八年總統的一得之愚,就教各方賢達,並請不吝指教!」李前總統在2016年總統大選前,還有意結合部分民進黨人士及國民黨朱立倫總統候選人,共同倡議第二次憲改,主張憲政體制修改成內閣制,但在書面致詞稿中,他雖仍強調「憲改是推動國家正常化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已不提及內閣制的憲改走向,迄今也未再提及內閣制的憲改走向。至於馬前總統的憲政態度,依吳玉山院士在論文中所述,應該是屬於「分權妥協」型的總統。

  在實際政治運作上,直選產生的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憲政分際,一直引發現實政治的憲政爭論,從總統直選推動之初,再歷經二十年,六次總統大選,四位民選總統,有關總統「有權無責」與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的爭論,在臺灣的政治天空,一直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本次研討會最有意義的遺產之一,便是不論從學理或實務,與會者幾乎都毫不含糊指出,我國所採行的「雙首長制」或「半總統制」,是屬於一種「總統優越型」的憲政體制。

  本人為政治學者、擔任過行政院長一年十個月的江宜樺,基於自身的實際體驗,在〈府院權力關係的理論與實際〉一文寫道:

  總統既然為全民選出,他在競選時曾提出各項政見及承諾,當選之後一定關心這些承諾有沒有被兌現以及兌現速度如何。相對的,他所任命的行政院長,並沒有經過選戰的洗禮,也沒有在任命時經過代表民意的國會同意任命,就這兩個層面而言,行政院長缺乏直接的、間接的民意基礎。他雖然負責擬定國家的施政方針,但是他要做的事情是經過競選的總統要求他執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我們現在行政院長的角色,其實比較像是總統的執行長,就是所謂CEO角色。總統希望行政院長做什麼,行政院長就盡力來協助總統完成。

  兩度擔任過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一直是法國式雙首長制的堅定推動者,在〈臺灣採行雙首長制的爭辯與實踐〉一文表示:

  我認為對法國雙首長制的正確理解應該是: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任何情況,總統都是國家最高領導人,總理都是國家最高行政首長。總統和行政院長分別承擔國家最高領導人和國家最高行政首長的憲政角色,應該也是以法國體制為藍本的臺灣現行中央政治體制的精神所在。總統領導整個國家,當然包括領導行政院,但並不直接指揮行政院。行政院的日常政務還是由行政院長全權指揮,受立法院的完全監督。立法院則以行使倒閣權作為最後手段,讓行政院長必須對其完全負責。這就是臺灣現行憲政體制所規範的總統和行政院長的憲政權責分際,無論總統是否擁有國會多數,應該都一樣。

  吳玉山院士在〈總統直選與半總統制憲政運作〉一文中,指出我國的憲政體制是屬於當今全球最為風行的半總統制,且是「總統意志凌駕一切的總統優越型」的半總統制。在此一憲政體制下,「雖然政府在形式上仍然必須對國會負責,但是總理的任命以及內閣的組成都是由總統決定,國會基本上無法干預。總理所扮演的是總統幕僚長的角色,其人選由總統決定、而且對總統負責。」

  作為民主大憲章研究小組召集人,我在〈從民主價值與戰略思維談總統直選在臺灣〉一文寫道:

  臺灣自推動總統直選以來,有關總統與行政院長的角色與職權,一直引發爭論,隨著總統直選實施,總統權力不斷增強,總統「有權無責」與行政院長「有責無權」之爭,甚囂塵上,不論哪一個政黨執政,迄今仍爭論不休。坦誠而論,此一問題在學理上固然客觀存在,但在動態政治上,只要「共治現象」不再發生,幾乎是沒有意義。因為行政院長應有自知之明,正如戴高樂所說,「總理是第二號職權」,「僅次於我(總統)的人」,「只能是我(總統)的總理」。

  當然,這樣的總統應具有堅實的民意基礎,因此臺灣的總統選舉,應採行法國總統兩輪制的選舉,以確保總統擁有過半數國民主權的支持。同時,這樣的總統也應接受有效的監督,包括憲政制約、定期選舉政黨競爭、司法規範、以及至少每半年一次的公開記者會等輿論監督。

  研究第三波民主化的著名學者杭廷頓(SamuelP.Huntington)曾說,一個新興國家的民主化是否鞏固,檢驗標準之一,便是經過兩次政黨輪替。臺灣已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不僅如此,二十年間,六次總統大選,臺灣人民已向全世界展現:臺灣的總統大選拒絕暴力!拒絕買票!三次政黨輪替、向暴力說NO!向買票說NO!這三大現象足以讓臺灣成為第三波民主化國家的典範,這也是臺灣故事的精彩內容。

  但經過二十年的實踐,臺灣人民對總統直選以來的政局,卻愈來愈感到沉悶,愈來愈激不起總統直選推行之初那樣的火花、熱情與期待,這是臺灣政局當前最大的癥結所在。特別是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如果民選總統的領導團隊,缺乏治國能力,導致執政失靈、民主品質退化,又如何激起人民的認同與團結,打開悶局、再創高峰?朱雲漢院士在〈反思臺灣民主發展的困境:從特殊性到普遍性分析〉一文指出,「臺灣民主發展的困境」,並非「特殊性」,而是全球新興民主國家共同面對的「普遍性」,「解脫困境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思維上超越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觀,唯有超越這個思維窠臼,我們才有可能認清我們所處的大時代,以及掌握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的大趨勢。」

  J.G.A.Pocock在TheMachiavellianMoment:FlorentinePoliticalThoughtandtheAtlanticRepublicanTradition一書,所提出的「政治創新」,具有兩個意涵,一是從歷史的長河來看,公民人文主義者透過復興亞里斯多德和古羅馬共和國這兩種傳統,掙脫中世紀的神學,為現代政治開啟新的道路;二是在佛羅倫斯共和國末期,當共和國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候,有些人文共和主義者,特別是馬基維利,提倡採用一些打破常規的激烈手段來替共和國找出新路。這個時刻也就是Pocock所說的「馬基維利時刻」(MachiavellianMoment)。

  直接由人民選舉產生交由公民複決,這是法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這就是一種「政治創新」,就是所謂「馬基維利時刻」,也是法國的「憲政時刻」。1990年代初,以《民主大憲章》為代表的,主張將中華民國總統改為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及臺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這就是一種「政治創新」,就是所謂的「馬基維利時刻」,也是臺灣的「憲政時刻」。

  二十多年之後,面對全球第三波新興民主國家所共同遭遇的「普遍性」「困境」,兩岸情勢的彼長我消,「中國因素」的「幽靈」在臺灣上空徘徊,「黑雲壓城」愈來愈濃,這種背景與情境,似乎表示臺灣又再遇到一個「馬基維利時刻」。舉辦研討會的目的不僅在回顧,也要前瞻,希望本書的出版,能為關懷臺灣的有志者,重新喚回或開創出像二十多年前推動總統直選那種「政治創新」的主張與號召,以更全面而縝密的戰略思維,引導時局的發展。

黃煌雄(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8183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66頁 / 16.8 x 21.5 x 1.8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語文:中英對照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7R5akM8.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8307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中壢消小腹啤酒肚的中醫減肥門診新屋體質調理達到減肥效果的中醫診所桃園八德大腿瘦身中醫診所竹南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台中中區臀部瘦身中醫診所 三義下半身肥胖體質減重 中壢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更年期發胖瘦身有成效霧峰中醫調整體質減重的中醫減肥方式 苑裡減肥中醫推拿法 桃園八德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東勢消小腹啤酒肚的中醫減肥門診 台中西屯區輕鬆減肥方式中醫診所 南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暴食症體質調整石岡下半身肥胖體質減重 桃園產後瘦身減肥中醫診所 大雅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qm07ih93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